Mindset is more than Practice, 有正確的知識、思維才能往對的敏捷紮根
CSM是不可少的學習及訓練,擁有國際敏捷認證的你更是企業轉型的搶手人才!
在現有經營架構下兼融2種專案型態,以混合型專案為主,才能打破瓶頸,締造綜效1+1>2
2天不僅考取國際證照,有系統的學習及大量實作,讓你將敏捷帶回團隊做應用,
不只幫助專案前進並快速做出正確決定,同時提升自我的溝通力與領導力。
推薦給忙碌的你,CSM認證培訓2天快速上手+考照!
課程結束,立即考取CSM證照

💁♂️【直播視訊班】遠端學習進修首選!
日期:2023/06/17(六)-2023/06/18 (日) 9:00-17:00
地點:不受地區限制,有網路的地方皆可上課 👉立即報名
💁♀️【台北實體班】最強雙講師Bill+Roger,難得的實體課程不可錯過!
日期:2023/06/10(六)-2023/06/11(日) 9:00-17:00
地點:待公布 👉立即報名
長宏CSM學員享真正完整一條龍服務
✔️ 從課前預習到準備考試,每位學員都有專屬自己的輔考系統,考照率100%
✔️ 取得CSM認證後要如何有信心帶領團隊、成功幫助組織看見敏捷效益,您需要專業的的引導,取證後學員可申請一對一敏捷教練線上會談,為CSM們指點迷津。
✔️換證時數及換證系統長宏提供給您!還有敏捷實務講座/分享會免費報名不間斷!
學員心得
之前只是聽聞過敏捷管理, 並未細究, 基於好奇心的驅使, 所以報名長宏CSM的課程,經過二天Lance老師線上課程的洗禮, 終於取得了基本的Scrum概念。
一開始老師就點出當前組織所面臨的外部與內部挑戰, 外部的挑戰主要包括顛覆性的創新、快速市場變化、複雜度及不確定性高、新技術與新科學、指數型增長、客戶期望高等, 其中顛覆性的創新, 常帶給組織猝不及防的衝擊, 如果組織內部沒有及時意識到這些現在及潛在的危機, 就可能像是溫水煮青蛙般,最終被迫退出市場, Nokia、Kodak等公司都是具體的例子。
同時組內部也面臨多方挑戰, 其中包括”深井”病(部門牆)、流程複雜、決策太慢、員工投入度低下、創新力不足、工作效率低下等等, 由於外部環境的變化已經是一個常態, 任何組織都應該提升自身在各個面向的競爭力, 不僅要戒慎恐懼, 並必須保持高度敏銳性, 無論是面臨黑天鵝或灰犀牛的挑戰, 才能持盈保泰從容應對。
另外, 課堂中也介紹了Stacey Matrix, 各個產業都面臨了不同程度交織的what uncertainty及how uncertainty矩陣當中, Agile/Scrum會是一個很好的策略性工具, 可以有效協助組織在經緯萬端的產業與市場變化中提升組織競爭力來應對處理繁雜(complicated) 與複雜 (complex)的環境。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 老師點出了繁雜與複雜的微妙差異, 繁雜有check list而複雜則無, 如果面對複雜的環境,組織需要一步一步往前走, 並一步一步往前看, 即且行且走。一個優秀的Scrum團隊要像籃球隊一樣, 除每個角色要各司其職外, 還必須及時跨職能補位, 才能有效並彈性的應付複雜環境的挑戰。
從課堂中我瞭解到傳統的專案(項目)管理屬專案(項目)思維, 是以計劃驅動來把事情”做完”, 會關注三個問題:
1.我們是否有一個完美的計畫
2.我們是否嚴格按照計劃執行
3.我們是否完成了計劃中的全部內容
而敏捷管理屬產品思維, 是以價值驅動來把事”做成”, 如: 是否可開發一款能夠大賣的手機, 此外, 也會關注三個問題:
1.我們是否在做正確的事(what)
2.明天我們如何能做得更好(how)
3.我們是否取得了期望中的價值( 如:市場份額增加、客戶滿意度提升)
若要成功推動敏捷管理就必須將傳統的專案(項目)思維轉化為產品思維, 並以價值驅動取代計劃驅動。
老師在二天的課程已詳述了整個敏捷的架構、定義與運作方式,包括敏捷宣言的4個價值觀與12條原則、Scrum團隊成員(PO、Developer、Scrum Master)的角色與責任、迭代與增量開發週期的差異、Scrum事件(the sprint、sprint planning、daily scrum、sprint review、sprint retrospective)、Scrum工件(product backlog、sprint backlog、increment)、Scrum價值觀(courage、commitment、focus、openness、respect)等等。
此外, 老師也特別強調如果要成為一位真正的領導者, 就必須要努力做好以下功課:
1. 具備成長型思維:
要有自我認知(例如:如何提升自我),並能夠支持他人共同成長。
2. 具備催化型行為:
需要打造一個安全環境, 即建立一個信任的安全環境,讓團隊願意把心裡真實想法講出來。再者, 必須賦能團隊, 例如: 不要把scrum master做成一個團隊的保姆, 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跳下去做(即不是靠自己單幹), 要想辦法賦能團隊, 讓他們自己做決定, 很多事情團隊自己做了決定之後, 他們就能夠有機會學習到, 撞牆了再給他們建議。
據瞭解產業界有些顧問或教練會將OKR當作戰略工具,另外再以Scrum當作執行工具推展到企業, Lance老師並不認同這種做法, 因為OKR和Scrum在有些地方是重疊的, 其實Scrum也可以有公司層面的PO(如:CEO), CEO再把任務分配到公司的各個部門, 每個部門可視為一個scrum團隊,部門主管又變成一個PO,以下再分為不同的小團隊來推動各項任務。企業其實不需要工具複雜化, 而是要精簡並善用工具與流程, 他的這個獨到觀點確實提供了大家另外一個視角, 值得深思。
最後, 感謝長宏及Lance老師提供了這個非常有價值的學習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