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究竟什麼是敏捷?這個名詞對產品經理而言一定都不陌生。「敏捷」是一套緣自於軟體工程界快速開發軟體的方法,相較於過去產品開法常用的瀑布式(Waterfall),也就是先做好整體的規劃,考慮所有的狀況及解方後才開始執行,敏捷的核心精神在於:快速試錯、即時調整、機動調動資源,回應不斷變化的商業世界。
根據 Gartner 調查,全球已有 87% 的組織使用敏捷來進行軟體開發;至今,敏捷的風潮已經從軟體領域蔓延至組織管理及工作流程優化,成為新的職場顯學。大約 83% 的高階經理人認為敏捷框架可以幫助公司業務更靈活地回應消費者和市場變化,讓團隊更快地將新產品推向市場,並更具競爭力。
當你的公司、主管都在積極尋求敏捷轉型,不論你是產品經理、專案經理,甚至是其他領域的工作者,更應該跟上這股潮流,善用敏捷的框架,改善你的工作流程!敏捷是一種方法論,有非常多的工具可以達到敏捷的目標,其中最為人所知的 Scrum。Scrum 是一種敏捷工作流程,用來排定優先順序、分配任務,在每個任務階段內只有一個共同目標,透過團隊協作來快速達標,並反覆試錯修正,讓團隊有能力回應不斷變動的商業環境。
新版PMP考試與課綱有將近80%混合式考題,由此可見「專案成功關鍵=預測式+敏捷式」
因為,世界正在轉變,專案經理的眼界需要更寬廣了,需要學到的知識也更多了!
以往專案經理只需要達到如期如質如成本,就可以順利結案,但...現在已經大不同了...
現在的專案經理要考慮的不只是簡單的Input跟Outcome而已,現在更重視的是Outcome及客戶滿意度!
💡這也是為什麼美國專案管理學會(PMI)不再守舊,打破專案管理指南架構(PMBOK)以及考試規格書,在新版PMP內容新增 : 「敏捷」跟「商業環境」兩大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