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oger老師話敏捷: 為何 Scrum 這麼紅?
我用這支有趣的 Doodly 手繪影片讓大家快速理解 Scrum 價值的原理。VUCA已成為快速變動環境的代名詞,合併了四種不同的挑戰:易變、不確定、複雜及模糊,這讓人很難知道該如何處理某種有挑戰性的情況。Scrum開發便是為了因應VUCA時代所產生的新思維,真正的問題不是如何預防需求,而是該如何處理!
康華芸 考上 CSM 心得分享
在海外工作一段時間會發現,當大家都在努力快速成長,如果自己不再進修,多看書,找學習會成長學習, 發現自己就算有工作經驗和PMP證照也不算什麼, 因為大家都有工作經驗和PMP 證照 ,大家也都有跨國專案經驗, 也無法搭上別人的思維和話題.
不斷在職場付出, 沒有新思維,在職場工作很容易被取代,因為容易被原有的思維限制住,針對工作中習以為常的”改變 “ 無法做到真正的”改善” 的改變, 在職場中好邏輯和反應快是不夠的, 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好的觀念和能力是持續累積的, 讓我們做任何事都可以快速的判斷和執行. 這次的課程了解Scrum 4大價值和12 個準則, 從產出的 拆, 早 , 頻繁 三個特點就會發現項目化繁為簡的過程. 整體來說項目就容易做多了, 也可降低成本回應項目的產生的變化和不確定性及隨時改善的機會能力.
之前在部門有運作過站立會議,帶領團隊組建非常好用,練習開會說話整理重點,長話短說,確認整個部門的項目進度達到一致性.有邏輯性的把話說清楚,避免誤會所導致浪費時間和不確定性發生,這是一個好的開始.
上課的過程中, 老師不斷用體驗式學習來介紹和加深我們對Scrum 框架3355的印象 ,用龍舟隊的隱喻:舵手,Product Owner、鼓手Scrum Master、團隊Development team 3個腳色 , 3工件 Product backlog, sprint backlog, Increment需要達到DEEP 原則:Detailed Appropriate; Emergent; Estimated; Prioritize ; 5 個價值觀:開放、勇氣、專注、承諾、尊重; 所有的活動和價值都是帶領我們了解: 價值驅動、擁抱變化、充分合作、激發專案團隊潛能,正向思維.
圓寬國際有限公司 陳澤民 CSM 心得分享
長宏再一次助我逆轉勝
在進入長宏CSM培訓課程前,參與過長宏PMP的培訓課程,並且順利取得PMP證照。由於時代的快速變遷,專案管理的技術也日新月異,除了傳統的瀑布式(Water-fall)規劃管理方式外,適應性(Adaptive)的規劃管理方式在歐美也逐漸盛行,這也是我參與長宏CSM培訓課程的原因之一,期許自己成為混合式的專案管理者(Hybrid PM)。
上課的第一天,一方面很開心,因為可以認識新同學,另一方面抱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因為不知道CSM的考試會不會很難。報名前Roger老師與麗琇教練一直鼓勵我,說CSM的考試不會比PMP還難,只要專心上課,一定會過關。在上完第一天的課後,覺得申健老師完全是以實作與生活化的方式教學,將Scrum的準則實用化,與長宏PMP培訓課程的Workshop有異曲同工之妙。顛覆了我小時候接受的填鴨式教學法。使我對Scrum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第二天的課程,由於同學們彼此逐漸熟稔,所以各項活動與實作起來也越來越有趣。在Scrum Workshop後,了解到Scrum Team的運作過程與如何經由不斷的檢視與變更調整來達到客戶最終的要求。上完兩天課後,同學依依不捨的互相道別,而留下的是滿滿Scrum的知識。
在上完課後,開始努力準備完成認證考試,在約莫一至兩週時間,將Scrum Guide與講義全部熟讀一次,配合上課的實作記憶,加深印象。考試當天,原本以為一切就緒準備抓著滑鼠應戰,不料考試開始時題目視窗跳不出來,那時心想這下完了,考試計時開始卻沒法考,可能要考第二次了。此時趕快打電話向長宏樂柔求救,經過約莫樂柔十分鐘的「神救援」後,考題視窗終於彈出,我也就利用這其餘的時間作答,竟然通過測驗,真是相當戲劇化難忘的經驗。
在此分享個人的準備方式,第一:上課前讀完Scrum Guide有助於課程的了解。第二:上課專心聽講,一有問題馬上發問。第三:課後複習講義,並與Scrum Guide與上課時的Workshop作連結,以融會貫通。
最後要感謝我的家人、朋友及共好CSM群組,申健老師的教導、Roger老師與麗琇教練的鼓勵、PM樂柔的「神救援」,再一次助我在CSM認證課程中逆轉勝,也不辜負Roger老師相贈的「Hybrid PM」勳章,感謝大家。
Portal Network 彭奕婷 CSM 心得分享
在再次取得 Scrum Alliance 的 CSM 認證後,很多人都問我「你已經有 ACP 和 CSPO 了,為什麼還需要拿 CSM 呢?」至今我仍認為這是個好問題,而我的回答一樣沒有改變:「台灣社會文化很重視正統性與證照,若我要有說服力的推廣 Scrum ,就必須符合在地性,即取得 CSM。」
就如同當初決心加入 Scrum Alliance 的想法一樣,對我而言,取得 CSM 認證只是個開始,後續的路途還很遙遠,不僅是在實作面或推廣面上,「如何對上及下引導、說服及訓練 Scrum的精神與正確的用法」、「如何以 servant leadership 的方式服務 Product Owner、team 及 組織」、「如何刺激團隊思考並帶領其善用 Scrum」,甚至「培養團隊相互信任」等等都是很大的考驗。
坊間或企業內有很多的 Scrum 課程是由很多熱心人士閱讀書籍後就直接推廣,但就個人淺見是稍嫌不足。我認為,Scrum 的終極精隨在於 3355 (3 roles、3 artifacts、5 events 與 5 values) 的那5個價值,即 courage、openness、focus、commitment 與 respect。推廣 scrum 不僅是框架要帶入人心,它最基本的 values 更要讓人深刻體會,但這卻是最難改變的部分,因為我們從小的教育沒有教導我們這樣的事情,人與人之間的互信常是薄弱的、尊重來自於權威,及沒勇氣做出承諾或反悔自己做出的承諾等,要翻轉這樣更深地固的觀念不容易,會經歷痛苦,且陣痛的時間並不短,但以結果論而言是值得的,我相信。
對我來講, Scrum Master 是很神聖且艱辛的角色,因為他/她需要專精 Scrum,並要運用各種人際關係的技巧,將 Scrum 的精神傳達到團隊、組織中每個人的心裡,專職處理各種行政事務,讓每個人都愉快的熱中工作,並貢獻自己的專長;很可惜的,目前在台灣企業中,這樣的角色並不常見,大多公司是安排 Product Owner 或 Team 中的人兼任,這方式有可改善的空間,期待有一天 Scrum 的精神與價值能真的被彰顯。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 詹智安 CSM 心得分享
傳統軟體工程的方法論,如:瀑布式開發…等,其參考框架的原意,多半忽略「軟體開發是一種心智活動」的事實。使得在管理軟體開發團隊時,造成像是管理鳳梨罐頭工廠一樣,將軟體從業人員當成產線的女工,只要懂得組裝,最終可以得到高品質的軟體產品。
然而,軟體開發具有一定的進入門檻,從組織的人力資源管理角度,若無法調整人資策略,將這類型的員工當成”策略性合作夥伴”,恐會有離職率過高,人力無法有效遞補…等企業管理上的風險。
此外,在過去幾年,傳體軟體工程或許還可以運行得不錯,然而,在面對越來越不確定的市場,風險掌控也變得越來越不可能。因此,隨著市場的快速變遷,採用傳統方法進行開發的軟體產品,將變得越來越不貼近市場需求,也將變得越來越不堪使用。
所幸,有許多類似Scrum的方法論陸續問世,它們提出許多適合因應市場快速變遷的有效方法,同時,也基於軟體從業人員的角度,提出許多務實的作法,例如在「蕃茄時鐘法」中,便要求當工程師進入專心的”蕃茄鐘狀態”時,誰也不可以進行打擾,以致於產能得以提高的事實。
所服務的機構,也曾想引進敏捷式開發,但最終因為企業與市場之特殊性,因此,未能成功導入,仔細回想,也許是因為導入的時機與方法不正確使然。大致上來說,服務機構所面臨的挑戰有下列幾點:
1.多任務(multitasking)嚴重
在Scrum理論中,要求開發團隊成員專注在當前的衝刺,一次只專心處理一件事。然而,在實務中,團隊成員往往會有參與多個專案、出席臨時會議、解決突如其來的事務…等,讓開發團隊無法聚焦的情況,因此,造成產能不如預期。
2.團隊技能需提升
在Scrum理論中,各個團隊成員都具有自己的專長,因此,必須透過配對的方式,和其它隊員共同合作解決問題。然而,在實務上,團員的能力分佈並不平均,易造成傾斜的情況,這必須要有相對較長的時間,讓團隊逐漸成熟,才能讓產能有效的提升,但是,面對市場的急迫性,往往不允許這樣的時間存在。團隊技能不足可能可以透過跨組織的方式,如缺乏測試人員、網路人員…等,在現階段要能夠跨組織進行敏捷開發,也有其難度與挑戰,畢竟若沒有”團隊是生命共同體”的體認,自然無法形成 “自主管理的團隊”。
3.團隊管理的隱憂
過去在進行軟體專案管理時,為求風險管控,會適當的保有時間彈性。然而,在敏捷式開發中,為因應市場的快速變遷,團隊只能跟著產品經理不斷的進行衝刺,不斷的貼近市場。甚至於,會有增加衝刺循環的情況。然而,在長時間緊促的狀態下,若沒有適當的保護,容易造成團員的彈性疲乏。長期下來,團隊也沒有空檔學習新的技能,造成技術債不斷的累積,終將無法形成可以自我成長的團隊。
所幸,有如長宏這樣用心的機構,能夠將這類型的課程引進國內。在因緣際會之下,取得CSM認證,同時,對於敏捷開發有了更深的體認。未來將嘗試利用這次課程所學,重新將敏捷開發方法介紹到任職的機構。雖然,可能還是會面臨到許許多多的挑戰,但相信隨著組織與團隊的日漸成熟,以及這次受訓所精進的功力,一定可以順利的解決所有問題。